企業主:神韻給孩子帶來奇蹟
26分44秒 下載 MP4 文件
【禁聞】「媽媽回應紐時攻擊」系列報導之五
銀行職員:紐時報導與我家人情況不符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1月21日訊】銀行職員鄭立的三個孩子都在加拿大出生長大,但現在作為神韻藝術團的實習演員和實習演奏員,向世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紐約時報》近期發表了一系列針對神韻藝術團的攻擊性報導。鄭立表示這些報導根本不符合她家人的實際情況。「媽媽回應紐時攻擊」系列報導之五,一起來看鄭立三個女兒的故事。
銀行職員鄭立:「對法輪功的迫害從99年開始,我不曾看到過《紐約時報》曾經任何的對法輪功鎮壓,國內對法輪功的鎮壓(做報導)。但是這次很震驚我,它是在主流的一個媒體,不知道它是在哪一個角度去報導了一下神韻的方面,或者是法輪功方面的負面的東西。我覺得媒體的職責就是不要有引導性,而是要把公正、公平和判斷交給民眾。」
鄭立是一名法輪功學員。她很早就出國,三個孩子都在國外出生,現在是神韻藝術團的實習演員和實習演奏員。
鄭立:「神韻是2006年創立的,然後孩子們大概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看神韻,一場一場跟下來之後,神韻的純善純美真的是感動他們,而且是用這種古典舞的形式。我知道中國舞的這種敬天地,頌賢德,教化人心,就是對於他們海外長大的孩子來講,就是跟他們講從中國的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對他們來講就是非常的困難的一件事,但是神奇的是法輪功做到了,神韻做到了,然後就通過這些點點滴滴和這個舞台上的呈現,孩子們也慢慢開始就是要進入,她們自己非常有這種願望,她也要進入神韻,成為神韻的一員,加入神韻,所以從小就帶著孩子們去學跳舞,學學樂器,非常幸運,她們都考上了。然後她們現在在這種如花的年紀,然後在全世界的各大舞台上,世界級的舞台上去弘揚中國的這種傳統的文化價值觀,用這種藝術形式去告訴全世界的人民,就是觀眾吧,世界需要真善忍。我覺得這件事情對於我們家族來說,不僅僅是我們家了,就是所有的人都認為我們家在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紐約時報》自去年8月以來發表了一系列針對神韻藝術團的文章,採訪了一些前神韻演員,失實地將神韻描述成一個虐待和消耗演員的環境。鄭立的先生也在神韻藝術團工作,她表示這些報導根本不符合她家人的實際情況。
鄭立:「我覺得作為一個媒體來講,它不是站在一個非常公平的角度上去講,而且去非常有引導性的去給民眾能夠下一個錯誤的結論,首先它作為一個資深媒體來講,我想這是一個非常不專業的做法。另外一個,就是這個世界上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這個事情一定會水落石出。因為任何的事物,任何的人都會有判斷力,我們要把這些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力留給民眾,因為他們都會有自己的思想。」
神韻演出在全球廣受歡迎,2025年演出季神韻八個團將覆蓋全球五大洲,走進至少20個國家的近200座城市。
鄭立:「十幾年來神韻從一個團到八個團,現在全世界巡演一年800多場,然後現場觀眾超過上百萬,這個真是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商業上的奇蹟。我覺得神韻的成功就是在於核心價值,神韻的價值觀就是真善忍,在神韻的這個大家庭裡面,每個人都是用真善忍來對待做人做事,在這樣的企業裡面,這樣的企業文化裡面熏陶出來的人,他們在社會上一定會起到正能量的作用。」
《紐約時報》的報導還指神韻利用宗教忠誠來要求其信徒免費勞動。鄭立表示,義工在西方社會一直是備受讚許的善舉,做好人怎麼反被當成攻擊的借口?
鄭立:「如果這個世界連好人都不允許做的話,我覺得這個世界是走不遠的。我記得有一次她們小的時候,我帶她們去公園去征簽,然後就碰到了一對中年夫婦,當時我家老二可能也就是個八九歲的樣子,然後那個兩個夫婦給我們簽完了之後,就蹲下來跟我家的小孩就講,你們知道嗎,你們這麼小的年紀就在做這麼有益於社會的事情,就是一個公益的事業,我真為你們驕傲。當時我家孩子的那個表情,簡直就覺得她是聽到了世界上最動聽的讚美,然後這也是激發了她們就是一直一路走過來。」
鄭立表示,《紐約時報》的報導和當年中共抹黑法輪功的手法很類似。她希望觀眾不要被偏頗的報導誤導,能夠親自走進劇院,去看一看神韻演出,做出自己的判斷。
編輯/尚燕 採訪/多倫多記者站 後制/陳建銘
———————————–
【禁聞】「媽媽回應紐時攻擊」系列報導之六
原攝影師:三歲就遭迫害的女兒成長為藝術家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1月22日訊】《紐約時報》近期發表了一系列針對神韻藝術團的攻擊性報導。神韻實習演奏員的母親張和平對此感到痛心和震驚。她的女兒三歲就遭受過迫害,如今穿越苦難成為世界頂尖藝術團的見習演員。她以女兒和自己的親身經歷回應《紐約時報》的攻擊,今天的「媽媽回應紐時攻擊」系列報導來看她們的故事。
2006年,一群中國頂尖的傳統藝術家在紐約創建了神韻藝術團,復興真正的中華神傳文化並在全世界弘揚。神韻在全球各國廣受歡迎,但卻無法在中國大陸上演。當年在中國要能看到神韻光碟,是千金難買的幸運。
原人像攝影師張和平:「2007年,神韻光碟傳到大陸以後,每年過年的時候,我們都非常期待看到神韻晚會演出,看那個光碟,一家人坐在一起,非常欣喜,真是精神盛宴。我女兒也是從那時候,就是在她心裡埋下的種子,她就想加入神韻,後來她就學了樂器,到大學的時候,她也就主攻了一種樂器,相關的樂器,後來機緣成熟,她就2016年來到神韻,然後在飛天大學一邊上學,一邊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習。」
神韻的許多藝術家都曾在中國遭受過迫害,張和平的女兒當時年齡雖然很小,卻也無辜遭難。
張和平:「我因為修鍊法輪功在大陸受到很嚴重的迫害,包括我的家庭都受到很嚴重的迫害。我因為修鍊法輪功,然後我被中共判刑八年,我的先生被勞教,我的婆婆也是多次被關到洗腦班。最嚴重的一次,我們一家人四人都被關押,都被非法拘禁,婆婆和孩子關在洗腦班,然後我跟先生關在拘留所。孩子那個時候才三歲多。」
孩子穿越苦難,進入神韻藝術團實習,張和平對此非常感恩。但是近期《紐約時報》發表一系列文章,失實地將神韻描述成一個虐待、苛刻演員的環境,其他人則從中獲利。張和平表示,自己女兒的例子就能證明這些報導是不實的。
張和平:「每次回來女兒說,媽媽,她說,我一回到學校,我就感覺身心就是被洗凈了一樣,被凈化一次,她那個環境,她是非常喜歡在她的學校那種氛圍,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啊,那種很純凈心態。我知道我有一個朋友,大陸的朋友,他的孩子到美國來上學,一年他是住校、還有生活費加學雜費,一年費用花了10萬美金,可是我孩子在飛天大學這麼多年,我們家長沒有出過一分錢。我覺得學校給孩子提供這樣多的,這麼多的實習的機會,我覺得真的非常好,那我孩子就是每年,孩子經常說,媽媽,你看,神韻到國際舞台演出,那也是一流的演出,她就是,那一定要拿出最高的技藝,那我孩子就是自覺地、自願地去刻苦練習,就是提升她的技藝。所以就是我孩子在飛天大學,在神韻啊,這種成長學習啊,我的孩子現在真的我感到非常優秀,我也非常感恩。」
張和平直到2016年才逃離中共迫害,現在在美國看到《紐約時報》這一系列報導,她覺得攻擊手法非常熟悉。
張和平:「那我感覺到是中共的在海外的發聲筒。那咱們都知道,中共最近是對海外,它是對法輪功發起一種新的一種運動,希望搞垮法輪功,那《紐約時報》這個時間極其相似。《紐約時報》說神韻在斂財,其實這麼高層,這麼高的藝術價值,怎麼說,我就覺得每年我都去看神韻,我真是覺得這是精神盛宴,這是無法用價值來衡量的,覺得誰看了誰受益,早看早受益。」
張和平表示,從1949年中共開始在大陸執政之後,迫害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國人。中共實際上非常懼怕神韻。
張和平:「神韻致力於恢復中國傳統的文化,而共產黨篡政以來,它是毀滅了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摧毀了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中共為什麼這麼懼怕神韻呢?神韻傳遞的,反映的就是沒有中共之前的中國。業餘時間我去做義工,推廣神韻的時候,我就看到一些觀眾,一些民眾他就反映,一看我手上那個那個傳單,神韻的,他眼睛就很亮,啊!神韻,我看過,我每年都去看。啊!神韻,我的親屬,我家裡人看過,說非常美,我也要去看。有的人表示,哎呀!我正準備去買神韻票了。哎呀!神韻太美了,我聽說過。就是很多的反饋,對神韻的正面反饋,根本不像《紐約時報》那樣抹黑的。」
神韻的八個團目前正在全世界巡迴演出。張和平希望人們不要被抹黑宣傳誤導,而是親身去劇院看一看神韻,體驗一下這可貴的精神盛宴,做出自己的判斷。
編輯/尚燕 採訪/周玉林 攝影/Jack 後制/周天
—————————-
兩孩子讀飛天12年成音樂專才 母親充滿感激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1月30日訊】澳大利亞悉尼有一位華人母親,她的兩個孩子在飛天學校,度過了12年的時光,如今是神韻藝術團的專業音樂人士。回顧兩個孩子的成長點滴,讓母親充滿感激。
私企業主Tracy Li:「我真是非常之放心兩個孩子去飛天學校學習。不過這個(學校)也不是那麼容易進的。(學校)她有很嚴格的考試才進得去。學校就是覺得你可以培養,才會收你。」
澳大利亞悉尼華人母親Tracy介紹,孩子在十幾歲的時候考入飛天藝術學院,分別學習長笛和黑管,隨後又考上飛天大學並完成了研究生課程,在飛天學校度過了12年的時光。如今,他們是在神韻藝術團全職工作的專業音樂人士。學習音樂需要刻苦訓練,讓Tracy也十分感慨。
Tracy Li:「他們也會這樣跟我講,他說,媽媽,如果我們一天不練呢,自己會知道;那如果是兩天不練呢,老師會知道;那三天不練習呢,觀眾會知道的。你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你自己是不努力、不付出,是不行的。」
Tracy非常喜歡飛天學校。她表示,飛天學校的教育理念基於傳統文化,非常重視學生的品德修養。
Tracy Li:「因為這個學校她很注重做人以及重德,為別人著想、做一個好人這方面去教導他們。另外他們還可以學到中文,以及中國傳統文化。」
Tracy介紹,飛天學校的學生不僅有全額獎學金,吃住免費,而且還有機會參加實習,隨神韻藝術團全球巡迴演出。
Tracy Li:「一般的學校是根本沒這個可能,讓他們去參與全世界去巡迴演出,去見識,他們小孩子別提有多高興了。全世界這樣去巡演,又看很多東西,不同的國家民族的東西,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我都為他們高興呢。」
Tracy分享說,女兒上飛天學校幾年後,有一次她和女兒在紐約街頭購物,有位模特公司的工作人員邀請女兒從事模特工作,但女兒還是決定留在飛天和神韻。
Tracy Li:「她說,媽媽,還是不要了。她說我還是願意留在飛天學校,留在神韻,她說我喜歡吹笛子。她說在神韻覺得有意思,她說又可以巡演,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我覺得她真是很捨不得,這個學校培養了她。我覺得她很乖,以及我覺得她會感恩,就是不會忘本,我也挺高興。」
新唐人電視台澳大利亞悉尼記者站採訪報導
———————————
【禁聞】「媽媽回應紐時攻擊」系列報導之七
企業主:神韻給孩子帶來奇蹟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1月23日訊】去年8月起,《紐約時報》密集刊發多篇報導,攻擊神韻藝術團和法輪功。加拿大企業主萬力的孩子是神韻的實習演員。她表示神韻不僅不存在這些報導中的不實指控,而且還給她的孩子帶來了奇蹟。「媽媽回應紐時攻擊」系列報導之七,我們來看他們的故事。
企業主萬力:「《紐約時報》披露的一些問題、說法,都是不符合事實的,而且它是有一種,就是偷換論題吧,它實際上也沒有真正的了解到法輪大法是什麼。」
加拿大企業主萬力的孩子從小愛看神韻演出,後來如願以償考入了飛天藝術學院學習古典舞,今年作為實習演員跟隨神韻藝術團巡迴演出。
神韻藝術團由法輪功修鍊者創立,而千百萬的法輪功學員正在中國遭受迫害。神韻的使命是復興傳統的中華神傳文化。演出中展現勇氣與犧牲,正直與忠誠,善良與美德等神傳文化的精髓,也包括法輪功修鍊者堅持信仰的故事等。
去年8月起,《紐約時報》密集刊發多篇針對神韻藝術團及法輪功的報導。把神韻描述成壓抑和剝削演員的環境。萬力表示,這不是事實。
萬力:「去飛天藝術學院上學,他是拿著全額獎學金的,我們家長沒有付一分錢,他的學費住宿費食宿費,都是免的。我們都知道的,在這種私立的藝術學院,他的費用都是相當貴的,一般來說,加上學費加上食宿費,所有的那些藝術生,還有各種的,比方說舞蹈的服裝啊,鞋子啊什麼的,一些費用,加起來每年,你沒個10萬美金根本打不住,但是我們沒有為此付一分錢。他們出去的巡迴演出的機票,酒店的費用,我們家長也是不付一分的,那麼對於這個來講,我們家長就覺得,這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情了,所以根本就跟說,利用什麼未成年的孩子去斂財,完全不搭邊的。」
萬力說,神韻不僅沒有剝削孩子,還給她的兒子帶來了奇蹟。
萬力:「 我們家的孩子就是小的時候,他有一些學習和語言上的障礙,那在小時候他基本上老師對他的評價,就是他可能有一些這方面的問題,就建議我把這個孩子送到有特殊教育的這樣的學校里去,但是我就一直不認可這個判斷。然後他考上了飛天藝術學院,當時過了三個月之後我去探望他的時候,我就發現他的語言的學習認知這方面有了飛躍的進步,當時讓我特別的驚訝,我覺得這是一個神跡。因為他在上去之後的三個月之後,他就能夠順利的閱讀正體字的豎版本的《轉法輪》這本書,可是在這之前學習中文學習語言,對他來說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障礙。」
《紐約時報》攻擊的另一個主題是神韻演員得不到醫療照護。萬力長期從事後台的義工工作,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反駁。
萬力:「孩子在這個演出的過程中,如果有任何醫療上面的需求,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去反應的。像我從2013年到現在,我已經做了將近11年的神韻演出的後台的義工的支持。那麼我們有的時候就會碰到有孩子受傷,或者說有身體不適的時候。團長他們都會是馬上反應,我們會馬上跟當地的醫療機構聯繫,送孩子去治療,就是醫治。所以《紐約時報》說的這些東西,這些純屬我覺得都是造謠和污衊,根本不存在他們所說的那種情況。」
萬力本人是法輪功修鍊者,熟知中共在大陸迫害法輪功的抹黑宣傳手法。《紐約時報》在最近文章的中文版本里,使用「斂財」「宣傳陣地」「榨取」「狂熱」等用語,她感受到這與中共官媒的抹黑宣傳驚人相似。
萬力:「這個事情我自己是親身經歷過的,(黨媒)它當時說煉習法輪功的人死了多少多少人,他們不去就醫,還有「天安門自焚」事件,這些東西就完全都是捏造、造謠,純是為了打擊法輪功而編造的這些謊言。那跟現在的《紐約時報》說我們這些義工是被叫什麼被迫來的,是一種人工的壓榨,然後我們的孩子在這裡受虐待,然後利用這種年輕的小孩來賺取他們的商業價值,實際上他們是如出一轍,他們所有的做法就是謊言、謊言、謊言。」
萬力表示,相信觀眾去劇場看過神韻以後,就會明白神韻是什麼。因此推薦大家親自去看神韻,做出自己的判斷。
編輯/尚燕 採訪/多倫多記者站 後制/吳明
——————————–
【禁聞】「媽媽回應紐時攻擊」系列報導之八
紐時用七個不滿屏蔽上千正面心聲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1月24日訊】自2024年8月以來,《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系列攻擊法輪功修鍊者創辦的神韻藝術團以及法輪功本身的文章。然而研究發現,8月的文章幾乎完全依賴7位前演員的說法,完全忽視上千名現役和前任演員,以及他們父母的正面聲音。「媽媽回應紐時攻擊」系列報導之八,一起來聽更多母親的心聲。
自2024年8月以來,《紐約時報》連續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針對神韻藝術團以及法輪功。將神韻描繪成一個虐待性的環境,將演員視為「消耗品」,而其他人則從中獲取經濟利益。
法輪大法信息中心(Falun Dafa Information Center,FDIC)對《紐約時報》報導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研究。發現在2024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紐時》記者聲稱採訪了80人,其中包括25名前神韻演員。然而,文章本身幾乎完全依賴7位前演員的說法。
另一方面,超過650名現任和前神韻演員簽署了一份請願書,申明《紐時》文章是「對我們的工作、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嚴重扭曲和失實敘述」。超過570名神韻演員的家庭成員,大多是父母,也簽署了同樣的請願書。
實習演奏員媽媽媒體人Mona:「我覺得他們這個寫報導的人,非常不了解實際情況,因為我的孩子在飛天學校學習之後,不光是身體好了,其實他以前在家裡會有各種毛病的,而且人變得非常的懂禮貌,非常謙遜,非常的就是跟我們溝通也都非常的好,就是他的那種教養不是我能夠教出來的。」
實習演員媽媽製片人Sophia:「你像我的孩子去了神韻以後,他由一個家,他變成有兩個家,他回到自己真實的家,他也很高興,回到那個飛天學校這個大家庭,他也非常高興。因為在兩個環境里他都沒有紛爭,都沒有勾心鬥角,都沒有爾虞我詐,這樣的生活環境其實對他們將來的人格的養成和將來在社會上成長也好,他是非常健康的一條路。」
比起少數幾個心懷不滿的前演員,更多現役演員的媽媽們講述了她們的孩子有多麼喜愛神韻。
神韻演員媽媽前韓國資深教師Yujin Kim:「神韻以前有個聖誕奇觀的演出,我們在無線電城看了這個聖誕奇觀的演出。我兒子看了之後非常驚訝,這是他作為一個舞蹈演員想要呈現出的最棒的作品。他說他也想去這個藝術團,跳這樣的舞。所以後來我跟我先生回到韓國,我兒子就留在了紐約,他加入了神韻藝術團。」
Sophia:「因為他都是自願,他都是出於自己喜歡,自己追求,自己覺得要做這樣一個社會上的好人,把這些普世價值帶給他周圍所有的人包括觀眾他才會這樣做。所以他們在一個充滿著愛心,充滿著善意的這樣的一個環境里生活著,所以我不能理解《紐約時報》把我們說成這樣。」
神韻在聲明中表示,《紐約時報》基於少數不滿的前演員的個人敘述,與事實背道而馳。事實上,神韻演出團85%的藝術家都是成年人,其餘的職位向兩所附屬學校——飛天大學和飛天藝術學院里有才華的年輕人開放。學生參加神韻的演出是紐約州教育部批准的課程的一部分。
神韻聲明還指出,飛天所有學生都獲得全額獎學金,其中包括食宿,每年摺合約5萬美元,而且在巡迴演出期間,所有費用都由公司承擔,包括在高檔酒店的住宿、餐飲,甚至大多數娛樂活動。
Mona:「所有我碰到的音樂界的頂尖人士都跟我說,哎呀,這個小孩子有這樣實習的機會,全世界各地的跑,真是太幸運了。在中學就有機會去體驗一個作為音樂家,你們未來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所以你們就可以隨時做選擇,到了大學當然是會有更多的選擇。所以他們所有的人都跟我說,哎呀,這些孩子太幸運了,沒有人會覺得這些孩子是被剝削的,只是說這種機會是千金難買的。」
《紐約時報》的報導還稱,神韻利用宗教忠誠來要求其信徒「免費勞動」。媽媽們表示,義工精神不僅在西方還是東方社會都是很正常的。
Mona:「其實做義工這件事情,它在西方社會它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就是說你有能力的時候你要回饋這個社會;第二個我們中國人也會講說要受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那麼我們的孩子學習是全免學費的,那麼作為一個孩子的家長,我覺得我們享受了這麼多學校給予我們的福利,我們報答一點點,我們只是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業餘時間去做一些義工,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神韻的聲明還指出,最近25年來,《紐約時報》一貫延續中共對法輪功的宣傳,卻忽視中共侵犯人權的暴行,並且近年來對法輪功學員創辦的團體越來越有敵意。儘管面對中共持續20多年的跨國鎮壓,儘管受到《紐約時報》的攻擊,神韻仍將堅定不移地履行使命:展現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美麗、莊嚴和神性。
Mona:「美國呢,它是在兩百多年前由一群受迫害的清教徒建立的這麼一個國家。所以呢,信仰自由是它建國的基石,沒有了信仰自由呢,美國就不成為美國了,所以,在這麼一個國家的這麼一個主流媒體,它會攻擊一個人的信仰,是一個匪夷所思的事情。」
Sophia:「人家說君子和而不同,我們不去強迫別人想什麼,但是我們要去尊重別人的生活,尊重別人的信仰。所以我就說讓我們試著都去理解對方,包括《紐約時報》這兩位記者,我都非常希望你能去看一看神韻,然後你可以找家長也好,孩子也好,大家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聊一聊,你都可以問我們你的所有的疑惑,然後我們告訴你我們心裡是怎麼想的,你會看到我們的善良和我們對這個社會願意獻出我們自己的力量和我們的愛心。」
編輯/尚燕 採訪/林舟 後制/吳明
